行业监管机构表示,千禧一代在退休储蓄中损失了多达5万澳元,因为脱离现实的退休金(superannuation)基金在吸引年轻客户方面做得不够。 澳洲证券和投资委员会(ASIC)专员康斯坦德(Simone Constant)表示,虽然年轻人热衷于改善自己的财务前景,在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财务选择上他们普遍缺乏退休金基金行业的支持。 她在4日表示,他们错过了真正的机会,现在可以做出一些简单的决定,这些决定在未来几十年里可能会显示出复利的效果,在退休时真正对财务产生重大影响。 澳洲证券投资委员会旗下教育平台Moneysmart的研究显示,1981年至1996年出生的受访者中,近一半承认对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退休金知之甚少。 不包括自我管理的退休金基金,澳洲的退休金规模约为2.7万亿澳元,千禧一代是第一代从工作之日起就受益于强制性退休金的人。 但她说,由于这一代人每天都在忙着做财务决策,金融业那种古板的、着眼于未来的语言已经不合时宜了。 她说,当他们听到储蓄、退休计划、养老金(pension)这些来自他们的退休金基金的术语时,根本无法产生共鸣。 这位专员表示,在线工具、计算器和目标设定信息等数字资源也不符合千禧一代的要求,他们习惯于指尖掌握知识,比如银行应用程序中的每分钟数据。 31岁的悉尼电工戴维森说,虽然他的退休金基金手机应用程序可以让他检查自己的余额,但他希望服务商能为客户提供更全面的教育。 他说,我们必须为这些基金供款,我们必须选择基金,退休金基金必须有更多的信息,让消费者有更多的知识,这样你才真正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康斯坦德说,由ASIC领导的圆桌讨论无法确定任何成功吸引千禧一代的退休金基金,包括千禧一代的理财专家也参加了圆桌会议。 她说,这是向整个退休金基金行业发出的信息,要把你的会员视为客户。另一方面,千禧一代应该像客户一样思考和行动,明白退休金是一个创造财富的机会。 康斯坦德说,检查基金业绩、比较成本,以及不让多个退休金账户产生费用,这些都是个人现在可以采取的简单行动。 她说,在整个职业生涯中,潜在的节省可以累积起来,如果通过这些改变每周多出20澳元,仅仅因为复利效应的简单魔力,退休时就能多出5万澳元。就错失的机会而言,这真的很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