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联邦国防部要获得更多纳税人的资金,就不应被视为不可触碰的“圣牛”。 两千多年前,中国军事战略家孙子曾说:“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 这句常被引用的名言强调了强大的防御态势和战略规划在应对潜在军事威胁方面的重要性。 对于澳洲当前面临的安全挑战而言,这一观点尤为重要。 澳洲防务现状:脆弱暴露,盟友不确定性上升 近期,一支中国军舰编队环绕澳洲一周,而澳洲国防力量最初竟未能探测到这一行动,这引发了人们对澳洲港口和城市安全脆弱性的担忧,并暴露出堪培拉在军事准备和自主防御能力上的不足。 与此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发起的全球贸易战,以及其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乌克兰战争问题上的交易,使得澳洲对其最大安全与军事盟友的可靠性产生疑虑。 考虑到美澳联盟长期以来在印太地区维护澳洲国家利益的重要作用,这一不确定性尤其令人担忧。 面对防务能力的不足,工党政府和反对党联盟党都在联邦大选前承诺增加国防预算。 《澳洲金融时报》对预算文件的分析显示,澳洲国防在当前每年560亿澳元的预算下,已难以实现其既定作战目标。 昂贵的维护成本导致海军和空军的可用性下降。 政府与反对党的国防预算计划 阿尔巴尼斯政府已承诺在未来十年内额外投入503亿澳元用于国防,使国防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提高至2.33%。反对党联盟党则计划将军费开支提高至2.5%GDP,并可能最早在2029年实现,但仍需等待财长查尔默斯3月25日的联邦预算公布后最终确定金额。 然而,这两个方案均未达到特朗普政府提出的3%GDP军费目标。 这意味着,若要满足美方期望,澳洲每年还需在预算中额外寻找250亿至300亿澳元的资金来源。 三大核心挑战:资金,战略与效率 尽管当前的地缘政治局势正迫使澳洲政府加快提升国防支出,但要有效提升军力,仍面临三大关键挑战: 1. 资金来源问题:财政压力与预算平衡 增加军费支出将进一步加重联邦预算压力,而政府预测未来十年仍将面临财政赤字。 因此,政府需要在其他领域削减开支,以为国防提供更多资金。这涉及艰难的政策取舍,可能影响其他公共服务的资金保障。 2. 资金分配问题:国防战略目标尚未明确 在投入新国防项目前,澳洲首先需要明确自身的战略优先事项。然而,目前政府的防务立场仍显混乱。 例如,尽管财政紧张且印太地区局势日益紧张,阿尔巴尼斯政府仍承诺向乌克兰派遣地面部队维和,而这一决策可能会分散澳洲在印太地区建立可信威慑的资源。与此同时,反对党领袖达顿承诺拨款30亿澳元购买新的F-35战斗机。 但部分军事分析人士建议,澳洲应从乌克兰战争中汲取经验,优先投资无人机,移动导弹发射系统,电子战和人工智能技术,而非传统战斗机。 3. 资金使用问题:军工体系低效,采购流程亟待改革 要确保军费使用得当,澳洲政府需要解决长期困扰国防部的体制性问题。目前,国防部在行政管理,决策速度,部门协调等方面存在严重低效,同时各类机构和流程繁杂,责任分工不清。 反对党国防事务发言哈斯蒂(Andrew Hastie)正在推动改革军购流程,以加快决策并减少成本超支。 事实上,澳洲政府在采购新型核潜艇上的长达十年的拖延,使得澳洲面临战力空窗期,而AUKUS核潜艇的交付仍需多年时间。 为确保国防投资的最大效益,政府需要引入创新措施,例如与私营企业合作,利用其在项目风险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专业能力。 国防预算不应成为“圣牛(sacred cow)” 如果国防部要获得更多纳税人资金,它就不应被视为不可触碰的“圣牛”,而应接受更严格的审查。 政府必须确保军费真正用于符合澳洲战略利益的项目,而不是成为低效支出的温床。
|